在新房地产国标政策下新风系统如何做到节能环保的解析
2025-04-08 12:5919110
2025年5月1日,住建部《住宅项目规范》新国标正式实施,宁波市紧随其后推出更高要求的“宁波细则”,明确住宅建设需以“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”为目标。其中,“新风系统”作为改善室内环境、降低能耗的关键技术,成为新国标下的焦点。本文将结合政策要求与技术创新,解析梵东尼新风系统如何在新规中实现节能与环保的双重使命。
一、新国标下的宁波细则:更高标准,更优体验
根据住建部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宁波在层高、电梯配置、日照标准等基础要求上,提出了更严苛的地方标准:
层高升级:试点高品质住区层高提至3.1米(国家最低3米),为新风系统管道安装预留充足空间,减少吊顶压抑感;梵东尼全热中央新风普遍主机厚度在220毫米,最厚主机FHDP系列235毫米,毫无担心吊顶之忧。为施工走管更方便。提升装修完工吊顶整体高度。
绿色建筑全覆盖:宁波新建建筑100%为绿色建筑,二星级以上占比超75%,新风系统与建筑节能设计深度协同;
智能化加持:全市推进数字家庭建设导则,新风系统与智能家居联动,实现远程监控与能耗优化。这些调整不仅提升居住舒适度,更为新风系统的节能与安全性能提供了“硬件土壤”。
二、技术突破:新风系统的节能“密码”
1. 能耗困局:被封印的新风价值
传统新风系统正面临双重围剿:普通住宅用户发现,300W的额定功率意味着每日7.2度电的能耗成本,若全年开启将增加近千元电费支出;物业公司则被飙升的公区能耗压得喘不过气,某高端小区曾出现新风系统耗电量占公区总用电38%的极端案例。开发商在图纸上规划的"恒氧住宅"蓝图,在交付后往往沦为业主眼中的"电老虎"。
这种系统性失效正在产生连锁反应。设计院被迫在新风选型时采取"减配策略",某TOP10房企2023年招标文件显示,新风系统功率要求从250W下调至180W,直接导致换气效率降低40%。恶性循环下,建筑通风标准形同虚设,健康住宅承诺成为空中楼阁。
2. 技术突围:物理法则的极限挑战
梵东尼FHPM350新风高档功率98W,超低功耗并非简单的参数优化,而是空气动力学、材料科学、控制算法的三重突破。其直流变频磁悬浮电机的能量转化效率达到IE5能效等级,比传统EC电机节能23%;仿生蜂巢结构的滤网将风阻系数降至0.15Pa,较常规设计降低65%;智能变频模块通过CO₂浓度梯度控制,实现能耗动态调节。
在同等350m³/h风量下,对比测试显示:某进口品牌机型160W新风日均耗电3.84度,梵东尼FHPM350风量,高档98W仅需2.352度,节能率达61%。这意味着120㎡住宅全年不间断运行,电费支出可控制在450元以内(电费按0.5元/度),彻底消除用户的"能耗焦虑"。
3. 热回收技术:能源再利用的“核心”
宁波超低能耗建筑试点中,热回收新风系统成为标配。其原理是通过热交换芯体,将排出空气的热量(或冷量)转移至新风,减少空调能耗。数据显示,热回收效率达80%时,可降低30%的供暖制冷需求。梵东尼新风普遍热回收效率可达71%以上。
4. 智能变频控制:按需调节更高效
结合物联网技术,新风系统可根据室内CO₂浓度、温湿度自动调节风量,全年节能率提升15%。也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观察室内空气品质。
5. 绿色材料与低阻力设计
新风管道采用环保抗菌材料(如纳米涂层),减少二次污染;优化管道布局与截面设计,降低风阻,减少风机功耗。
三、安全防线:新风系统的“隐形守护”
宁波细则对住宅安全性的升级,使新风系统从“舒适配置”进阶为“安全刚需”:
1.防火性能强化
● 系统设计需符合《设备设计防火规范》,采用1.0毫米镀锌钢板机身,潜艇级焊接工艺,风口采用阻燃材料,主板设计过载自保护,防止滤网长久未更换,导致电机空转,产生安全隐患;
● 设备机房远离卧室,降低火灾风险。通常施工安装厨房,卫生间,阳台区域。
2.空气健康双重保障
● 梵东尼新风内部配置高效过滤装置,PM2.5净化效率可达99.9%以上,可应对工业区的空气污染挑战;
● 厨房油烟专用排风道与新风系统独立设计,杜绝串味与交叉污染。
3.适老化安全设计
● 针对老龄化社会,梵东尼新风系统FHPM350高档噪音31分贝,500风量高档34分贝,严格控制在40分贝以下,避免影响老人休息;
● 三档自由风速调节,减少冷风直吹带来的健康隐患。
四、未来展望:从“住有所居”到“住有优居”
宁波正通过“试点先行+政策引导”双轮驱动,推动新风系统从“选配”走向“标配”:
● 保障房全面覆盖:3万套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将标配新风系统,解决新市民居住健康痛点;
● 市场倒逼升级:房企需在“成本”与“品质”间寻找平衡,例如采用分户式新风降低初投资,或通过集中式系统实现社区级节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