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好友 新闻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

一份给厂房运营者的通风安全隐患自查指南

2025-09-24 14:1230910
在厂房安全生产管理中,通风系统常被视为 “低调配角”—— 它不像消防器材那样醒目,也不像设备巡检那样频繁被关注,却悄无声息地守护着车间空气安全、设备稳定与人员健康。然而,正是这种 “低调”,让不少通风隐患被长期忽视,最终演变成安全事故的 “导火索”。
为帮助厂房运营者精准排查通风安全问题,我们整理了这份《通风安全隐患自查指南》,从设备、环境、管理三个核心维度,拆解自查要点与整改方向,让通风安全不再有 “盲区”。
设备自查:通风系统的 “健康体检”,从这 5 点入手
1. 通风主机 / 风机:警惕 “带病运转”
通风主机(如排风机、引风机)是系统的 “心脏”,其故障会直接导致通风中断。自查时需关注:
运转状态:开机后听风机有无异常噪音(如摩擦声、轰鸣声),若噪音明显增大,可能是轴承磨损、叶片变形或电机故障;观察风机转速是否稳定,转速下降会导致风量不足;
外观与连接:检查风机外壳有无锈蚀、破损,进出风管道与风机的连接是否密封(若有缝隙,会导致漏风,风量损耗可达 20% 以上);
防爆与防护(针对易燃易爆厂房):风机是否为防爆型?电机防护等级是否符合车间环境要求(如粉尘车间需 IP65 及以上,防止粉尘进入电机引发短路)。
  整改建议:若发现噪音、转速异常,立即停机检修,更换磨损部件;管道连接缝隙用密封胶封堵;非防爆风机用于危险车间的,需限期更换为防爆型号。
2.通风天窗 / 气楼(自然通风厂房):避免 “形同虚设”
依赖自然通风的厂房,通风天窗(气楼)的状态直接影响通风效果。自查时需注意:
开启功能:电动天窗检查开关是否灵敏,能否正常开启至设计角度(如消防排烟天窗需能开启 70° 以上);手动天窗检查开启是否顺畅,有无卡死;
防雨与密封:天窗挡雨板、导水槽是否破损(雨天漏雨会导致车间潮湿,加速设备锈蚀);天窗与屋顶连接的密封胶条是否老化、脱落(漏风会降低通风效率);
清洁状况:天窗采光面板(如 FRP 板)是否被灰尘、油污覆盖(覆盖物会遮挡光线,同时可能堵塞通风缝隙)。
环境自查:从 “空气状态” 反推通风隐患
1.空气异味与刺激性:警惕 “有害气体堆积”
  若车间内出现明显异味(如油漆味、化学药剂味)、员工感到眼睛刺痛、喉咙发痒,可能是通风不足导致有害气体(如苯、甲醛、硫化氢)浓度超标。
  自查方法:在车间不同区域(尤其是设备周边、通风死角)闻气味,同时查看有害气体检测仪数值(若检测仪显示超标,或无检测仪但员工普遍反映不适,说明通风失效);
常见原因:通风量不足、净化设备失效、局部通风口被遮挡。
  整改建议:增加通风设备运行时间或开启备用通风机;检修净化设备;移除通风口周边的遮挡物(如堆放的物料、设备)。
2.温湿度异常:别让 “高温高湿” 伤设备、累人员
车间温度过高(夏季超过 35℃)、湿度太大(超过 75%),不仅会导致员工中暑、效率下降,还会加速设备老化、电气故障。
  自查方法:用温湿度计在车间不同位置(如设备旁、角落)测量,对比通风系统设计的适宜范围(一般工业车间温度宜 18-30℃,湿度 40-60%);
  常见原因:自然通风天窗开启不足、机械通风风机转速不够、车间散热设备过多且通风量匹配不足。
  整改建议:全开自然通风天窗,开启机械通风设备的高速档;若通风量仍不足,评估是否需要增加通风设备(如在高温区域加装局部排风扇)。
3 .粉尘堆积与空气浑浊:严防 “粉尘超标”
  粉尘车间(如矿石加工、粮食加工)若空气浑浊、设备表面、地面粉尘堆积过快,可能是通风除尘系统失效,导致粉尘无法及时排出。
  自查方法:观察车间空气透明度(若肉眼可见粉尘漂浮,说明浓度过高);检查设备表面、窗台,若 1 天内堆积明显粉尘,说明除尘通风不足;
  常见原因:除尘设备滤袋堵塞、通风管道漏风、局部除尘罩位置不当(未对准粉尘产生点)。
管理自查:别让 “制度缺失” 放大通风风险
1 维护保养制度:是否 “有规不依”
 是否有明确制度:是否制定《通风设备维护保养计划》,明确维护周期(如风机每月检查、管道每季度清理、滤袋每半年更换)、责任人;
 是否有执行记录:查看维护记录台账,是否按周期记录设备检查、维修、更换情况(若记录空白或不完整,说明制度未落地);
是否有应急方案:通风系统突发故障(如风机停机、管道破损)时,是否有应急处理方案(如开启备用设备、暂停相关工序)。
2 员工操作管理:是否 “违规操作”
 员工的不当操作(如擅自关闭通风设备、堵塞通风口),会直接导致通风失效。自查包括:
 现场检查:查看通风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开启状态(尤其是生产时),通风口是否被物料、杂物堵塞(部分员工为方便堆放物料,可能遮挡通风口);
员工访谈:询问一线员工是否了解通风设备的作用,是否有过 “为省电关闭风机”“遮挡通风口” 的情况;
培训记录:查看员工安全生产培训记录,是否包含 “通风设备操作规范”“通风安全重要性” 等内容。
3 定期检测与评估:是否 “长期未体检”
  通风系统的通风量、有害物质排放浓度等指标,需定期检测评估,确保符合国家标准。自查时需确认:
是否定期检测:是否每年委托第三方机构,对车间通风量、有害气体浓度、粉尘浓度进行检测(检测报告需留存,作为整改依据);
是否按检测结果整改:若此前检测发现通风量不足、有害物质超标,是否已落实整改措施(如增加通风设备、更换净化装置);
是否更新设备:通风设备使用年限超过 10 年、频繁故障的,是否评估过是否需要更新换代(老旧设备效率低,易引发安全隐患)。

反对 0
举报 0
收藏 0
评论 0